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厕所出现在5000 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遗址,当时的厕所只是一个设于房舍外的土坑,因古时农家厕所常用茅草遮蔽,故也称「茅坑」或「茅厕」。
西周
有关厕所最早的书面记载出现在西周,《仪礼·既夕礼》曰:「隶人涅厕」,即奴隶挖坑厕,主人负责填满,周而复始。可能为了减少挖坑的频率,春秋时代,奴隶将坑挖得很深,一般「垣高十二尺以上」。
秦汉时期
厕所开始改进,出现了蹲式和坐式,划分男女厕所,两个左右并列,其中一个便坑前有尿槽,另一个没有,尽显现代风格,而且还出现了最早的水冲坐式厕所。除了花样多,为了既养猪又积肥,较为普遍的是厕所和猪圈并排而建。
唐代
有了专司厕所的宫廷官员「右校署令和丞」等。
宋代
厕所也跨界到商业范畴,由於农田施肥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经营「粪业」的人——「倾脚头」。
明清时期
城市公厕变多了,却开始收费了。清嘉庆年间,若想进公厕,「入者必酬一钱」,虽会附赠两片手纸,还有免费书籍供阅读,并广告此处乃「洁净毛(茅)房」,但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当道中便溺」。直至清朝末年,朝廷开始禁止随地便溺,使得上述情况稍有改善。
2015年4月6日,国家旅游局印发《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从 2015年到2017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方式持续推动,三年内全国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7万座,实现「数量充足、乾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截至 2017年10月底,全国共新改建旅游厕所 6.8万座,超过目标任务的19.3%,旅游场所找厕难、如厕难,以及厕所脏乱差的现象有了显着改观。2017年1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2018年至2020再建旅游厕所6.4万座,实现厕所革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从前後两个行动计划来看,前三年主要是景区厕所革命,新三年厕所革命有很多在旅游乡村,将来乡村厕所环境卫生管理任务更重。
在文明旅游方面,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3月17 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於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而後又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起到了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同时制定了《导游领队文明旅游引导规范》、《行前说明会规范》等行业标准,出台了《导游管理办法》,对导游行为进行了规范。各地方旅游委(局)也积极回应推动「文明旅游」相关工作。2017年,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持续开展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严肃查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