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显着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日趋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明确写入党章,中央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的6个专项小组中,就有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在深改组总计38次会议审议的改革方案中,有近40项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近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的《关於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於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国家制度顶层设计明确提出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同时,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举措。
如在完善机制方面,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推进「多规合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等试点,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启动「河长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出台了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稳步推进。提出了绿色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国有16个省份开展生态省建设。在落实责任方面,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改革试点,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职责明确、追责严格的责任制度链条。
美丽中国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美丽中国」建设蓝图: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清水绿岸 鱼翔浅底
修复陆生生态,还人间以绿色。五年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118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提前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长的奋斗目标,联合国环境署盛赞中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
生态省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个省份正在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市、县、区在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大力开展生态市县建设。92个地区取得了生态市县的阶段性成果。
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
大气污染治理,还天空以蓝色。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区域下降31.3%、珠三角区域下降31.9%。万元GDP能耗从2012年0.83吨标准煤下降到2016年0.68吨标准煤。
吃得放心 住得安心
修复水生生态,还生命以家园。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 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
田园风光 防治水土
流失,还大地以根基。五年来,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鸟语花香 保护野生动物,还自然以和谐。五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