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村侗寨风貌(本刊李伟摄)
节日里,白天设坛求雨,村寨之间鼓楼之间踩堂唱歌;晚上,青年男女三五成群,木楼上、花桥边行歌坐月,弹琴说爱,热闹非凡。黄冈人吃的是香糯米饭和传统的佳肴血红、烧鱼、牛、羊瘪;穿的是精美的侗衣、侗裙;住的是吊脚楼;喝的是自酿的糯米酒。至今,黄岗人仍过着男耕女织,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
前不久,黄岗村项目设计组在黄岗村举办了一场黄岗侗寨香禾糯文化在地研究成果展示,借此机会将香禾糯文化研究过程和成果展现给村民、给观展人、以及给社会中关注地域性乡土文化的同僚,并通过近距离接触掌握第一手在地的民俗文化信息,加入一些创意性的活动和展陈将这些信息传递出去,让传统村落得以抽出新枝。
鼓楼炒米油茶会|现场
用别具地方特色的炒米油茶招待村民和 来自远方的朋友们,大家围坐在火坑促膝 畅谈,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围绕乡村展开话题……
燃起鼓楼火塘中的废木,架起小火塘煮起老茶。鼓楼里外、禾仓、小路上,外来的乡土文化关注者,以及好奇的村民们在烟火和茶香中聚集而来,渐渐围坐一起。
油茶,是用外嫁到黄岗的小米来筹备的, 黄岗人本身并不食用,他们更喜欢豪爽地大鱼大肉喝大酒。此时,也闲坐下来品着茶吃着炒米,听听这些艺术家、建筑师、企业家、教师在这个议事鼓楼里阐述着自己对於乡土的理解,对於此次禾仓有展的种种思考与体会。
一些熟悉的村民闻讯而至,周围村民零散被吸引站在鼓楼外、趴在栏杆上张望,还有奶奶们和孩子挨着各位老师,吃着炒米油茶吆喝着讨论着什麽。最热闹的怕是孩子们,从禾仓到鼓楼又爬又跑,窜悠在禾仓内。而禾仓面前的小路尽头,寨子里的奶奶从自个儿家搬来了长板凳挨着坐下,来看「电影」,齐齐整整地探着脑袋看看里头是什麽名堂。前来围观的村民,还有鼓楼外害羞不好意思搬着板凳坐在路边却又充满好奇的老人们,满满当当的鼓楼, 烟火漫漫,人气腾腾。
日色渐暗,奶奶们搬着板凳背着孩子往回走。鼓楼里朋友们不断把板凳往中间的火塘挪着,取暖。从参展人、出品人对於乡土的思考,到村民的感受,再到外来朋友到分享;谈着乡土,城市的返璞归真,国外的村庄转变, 碰撞在火塘的星星点点中。
美食派对;咸鸭蛋、稻田鱼、烤肉、糯米饭(吴显忠提供)
油茶会散去,男人们干完活,爬上禾仓二层看起香禾糯纪录片来,高大的背影黑压压一片。孩子们自然是禾仓二层影院的驻场客。九、十点妈妈们也围了进来,来叫孩子的她们倒是和孩子们一起笑了起来。
稻田新米品食田间派对|现场
香禾糯文化体验中最有趣的莫过於稻田烤鱼的魅力,折禾的路上,山高路远,村民们擅长就地取材以填充腹欲,糯米饭稻田鱼的绝佳搭配,也使此次的田间派对充满的诱惑力。
踩过溪塘,小心沿着水田边堤走,在寨子东北角唯一一块干田里,尝一尝黄岗日常野味。以稻草为桌、为椅;芭蕉为底,鱼、肉、饭、咸鸭蛋随意铺陈;杯子是村里各家用竹子做的,或大或小或低或高,原生到尚留锉削痕迹;搬来竹子截成竹筒,削半盛着蘸料,削条来串烤鱼烤肉。朋友们零散而聚,一起剥野韭菜,孩子们奔跑、跳跃、在稻草堆里打滚。
村民们同前来观展的老师和朋友们共同在稻田下享受阳光。新米品食派对餐桌上的主角儿:稻田鱼、咸鸭蛋、糯米饭和烤肉。泉水净手後,大家就此席坐在铺好的稻草上,沐浴着阳光,举起酒杯,同村民们喊起侗族特有的祝酒口号。酒是村民家自酿的糯米酒,醇香甘洌。大家兴致勃然,酒过三巡,烤鱼被鲜香的野菜包裹,大快朵颐。朋友们已从这头喝到那头,弹起吉他,唱起歌来,又是一波又一波的野间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