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和小动物的亲密接触
现如今,旅游被普遍认为是小朋友成长中的一门必修课,旅行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而言更加宽广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影响着小朋友的成长。每一年的寒暑假是家庭游和夏令营(独立营)的高峰期, 但事实上,到底会有多少家长或是夏令营的组织者会去思考与关注「旅行」对孩子究竟有哪些实质性的意义。
两年前,在中山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我想探讨一下旅行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王宁教授告诉我,如果想知道「旅行」对青少年能够产生哪些社会化的影响,不妨仔细想想旅行对自己而言有过哪些意义,尝试从中得到部分答案。
我首先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出门旅行的情景,90年代中後期,14岁的我跟着市里的夏令营团队坐上了开往山东的绿皮火车,当时的火车没有空调,没有床位,但兴奋的我们一路高歌到了目的地。成长在祖国南方的我们,到了北方看什麽都觉得新鲜,都觉得十分有意思。那一次的旅行让我感受到不同的地方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区别,也正是从那一次夏令营後,激发了「世界那麽大, 我要去看看」的想法,这种影响直至今天。学生时代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每年可以去一到两个地方旅行,坐绿皮车,住农民家都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每一次旅行中感受到不同地区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俗。
旅行对我个人而言意义是什麽呢?从「去旅游」到「学旅游」,又从「学旅游」到「研究旅游」。有时,人生之中的某一次旅行足以改变你这一生的选择,看你在旅行中经历了什麽,又收获了什麽。在旅行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内心的富足,对外在的奢侈品从未有过追求;在旅行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对不完美的自己学会了接纳;在旅行的过程中,我收获了理解他人的能力,对不一样的他人学会了宽容。旅行改变了过去的我,成就了今天的我,依然引领着未来的我,是我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事业的一生。
在我家小朋友不到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带着他到处去旅行。当然,总免不了听旁人说孩子小什麽都记不住的,对於这种大人世俗的价值判断,不想多做评论。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指着家里墙壁上的世界地图跟我说:「妈妈,我感觉自己变聪明了。」问他为什麽会有这样的想法,他继续说:「妈妈你看,我现在知道了中国在世界上只有那麽大,但是世界上还有其他很多的地方。远的地方可以坐飞机去,近的地方坐火车去的。」三岁多的小朋友开始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最难得的是他从自己的体验中得出来「我变聪明了」。
1-4:小朋友探索自然的脚步不会停下来;小朋友和小动物的亲密接触
四岁多的时候我们计划去俄罗斯,我们在世界地图上找俄罗斯的时候,小朋友说:「妈妈,其实除了飞机我们还可以选择坐船去俄罗斯。你看,俄罗斯很冷,1月份附近的海域会结冰,但有一种叫做破冰船的交通工具是可以克服这个困难的。」四岁多的小朋友开始对不同的旅游出行方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并且开始运用其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诠释。
五岁的时候,我们去泰国旅行,去之前我们一起讨论为什麽我们不能骑大象,是为了保护这些可爱野生动物及其後代不被摧残和驯服。我们一起去到大象保护营给大象洗澡,满是粪便的泥塘,小朋友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去,拿起大象的粪便帮大象搓澡,这行动鼓励了旁边犹豫不决的外国友人们,他们也纷纷跳进泥塘里给大象搓澡。那次旅行之後,小朋友说他再也不愿意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因为那些动物太可怜了,他们应该生活在自己的森林里,不应该生活在笼子里。有一次参加本土的「自然课程」,「自然导师」捉了一条「不会」咬人的小蛇给小朋友们玩弄,半个小时後,小朋友快急哭了,跟「自然导师」说:「老师,你能不能把小蛇放了?你们再玩下去它会死的,会死的。」五岁的小朋友明白了尊重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明白了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岁多的时候我们去澳大利亚自驾三周, 去之前我们在家讨论了行程中可能会碰到的澳洲野生动物,小朋友们极度兴奋。在昆士兰州我们一行人近距离接触了可爱的考拉,在野外观察了蹦蹦跳跳的袋鼠和在原始森林里漫步的大鸵鸟,在阿德莱德开往悉尼的路上,在营地里我们看到了小巧玲珑的野兔们,在湖口镇我们看到了自由自在的黑天鹅,可惜的是当我们经过Bombala鸭嘴兽保护小镇希望能够看见远古哺乳动物鸭嘴兽的时候,即使诚意拳拳的我们坚持守了两天,也只看到了鸭嘴兽游泳和吐泡泡,依然没有看到鸭嘴兽爬上岸边。小朋友们说,没有关系,看不到自然有看不到的道理,我们下次再来。
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体验去了解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旅行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体验了不一样的文化。在旅行的过程中他们重构了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旅行後都会变成一个新的自己。在旅行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其他人和其他自然生物。在旅行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接受旅程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宽容别人的不完美。这些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去学会的社会规则、人际关系、应变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是吗?
通过旅行的方式去丈量世界,看尽世界好风光,了解世界历史文化与习俗,可以重塑我们今日之视角,从亲历的体验中去探索、发现、感悟,塑造相对完善并且独一无二的自己,为自己的未来选择和未来负责,做一个对社会贡献大于索取的人。
( 作者为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博士, 现供职於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