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的制作需要精心打磨
说起「香格里拉」,很多人想到的是梅里雪山、纳帕海、虎跳峡⋯⋯这里是藏族同胞心中的日月,是人们精神的圣洁净土。然而,在我们目之所及的美丽背後其实有太多的不容易。
在地域广袤的香格里拉, 百姓在深山里繁衍生息,他们靠天吃饭。高耸的山脉让深藏一隅的香格里拉与世隔绝,高海拔,交通成本高、信息不畅⋯⋯但这种闭塞也让香格里拉把珍贵的藏族传统文化保留了下来。而这,正是当代旅行者希望看到的。
我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的汤堆村,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在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已相传2000多年。初次遇见拉茸肖巴,是在尼西乡一个黑陶作坊里,这里也是他的家。这个满手泥浆、一身书卷气的藏族小夥子一边做着黑陶,一边说道: 「大学一毕业,我就回来了,要把父亲的手艺传下去,作好尼西黑陶的第八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尼西黑陶是家乡的骄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乡因为黑陶手艺远近闻名,咱们村170多户人家都在做黑陶,有70多户都是跟着我们学做这个来补贴家用。目前, 我们有100个种类,每户做黑陶年平均收入约八九万元,销量好的时候甚至达到10万元以上。随着收入的提高,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家乡从事陶艺。」
香格里拉的黑陶
肖巴的父亲当珍批初是尼西黑陶第七代传承人,提起儿子,父亲自豪地说:「儿子很有想法也很努力,为了开拓黑陶市场到处奔跑。有了年轻人,尼西黑陶就有了未来。」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父子俩,一直在努力的变着花样来做黑陶,把研究出来的新技术教给村里他人。村子里有个年轻人洛桑是肖巴最得力的「学生」之一,几年前洛桑突发肾病,每个月光药费就要1万元左右。现在,洛桑靠做黑陶,补贴家用。
怎麽做才可以真正的帮助到这些渴望改变生活状态的人们?真正的做到「授人以渔」? 怎麽让小黑陶走出香格里拉?中国旅游集团定点帮扶香格里拉以来,通过一系列宣传的帮扶和扶贫线路的打造让更多人把目光聚焦到香格里拉来。肖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在《央企手挽手》节目的录制现场,这个藏族小夥子讲到自己的家乡,讲到自己热爱的黑陶技艺,讲到村子里的人企盼的心情,哽咽了。随後,黑陶的故事再一次走进电影频道演播厅, 邀请专家出谋划策。在2019年岁末,香格里拉的扶贫故事中的小黑陶融入《星光》纪录电影全国展映。同时,中国旅游集团打造的「时光之礼」旅游线路也把尼西黑陶制作作为产品中的特色体验项目,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从肖巴家出来已经夜渐微凉,尼西乡的公路旁黑陶售卖和土鸡店不时可见。肖巴父子为代表的匠人就像这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古老的文明和传承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守护才汇聚成了璀璨的星空。
图:聚精会神工作的拉茸肖巴;肖巴的父亲当珍批初,他将匠人的精神传给他的儿子
( 作者现供职于《旅行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