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治港」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这是邓小平先生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笔者认为治港的爱国者,必须是「胸怀国之大者」。历史告诉我们,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百姓幸福的时与势、人与事、情与理,都属於「国之大者」。天下兴因忧天下者众,国家强因思国家者广。因此,只有胸怀天下、矢志服务香港的人才能托付香港、治理香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落实「爱国者治港」,关键是树人。但香港回归至今,树人教育严重缺失。从二零一九年的修例风波中看到,反对派污名化国家意识、妖魔化家国情怀,香港一些年轻人被误导,思想偏激, 缺乏国家观念。被污染的讲台、被异化的教育,难辞其咎。教育是构建未来的事业,教育改革课题留给教育界。笔者长期从事文化旅游工作,建议做好研学旅行,通过快乐於行,研学於心,潜移默化,培养香港青少年的国家意识。
中国人自古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读中获取知识,丰富内涵;从行中开阔视野,获取新知。哲学家培根说,「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可见,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组成部分。很多国家早已把研学旅行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我们必须从教育+旅游的新视角,重视研学旅行。特别是赴内地,是香港青少年了解祖国、拓宽视野、增进认同的有效渠道,要大力支持。
在研学旅行领域,内地已经走在前面, 我们要快步跟上。首先要加强与内地游学联盟的合作,充分运用和发挥好联盟平台的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快速有效促进香港学生与内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其次要用好内地游学基地,这些基地展示接待地独具魅力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民俗、宗教、建筑、园林和饮食文化等,是港澳学子来内地研学的场所,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能够使港澳青少年直接感受中华文化, 深度体验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大变化,陶冶他们的情怀。其三是要与内地共同开发适合香港的产品。聚焦人心回归、培育文化认同,注重打造有针对性,符合香港青少年特色、寓教于游的产品,产品尽可能系列化、精准化,这是有关学校和研学机构特别重视的,这样才能发挥研学在国情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其四是从大湾区发力,粤港澳地理相近、语言相通、文化相融,往来密切,在大湾区建设新时代,粤港澳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将更加频繁、深入。一旦疫情缓和,大湾区的研学旅行将率先启动、复苏和发展。
国之大者,天地胸怀广;国之大者,山河岁月长。寄望通过研学旅行,经营好「教育+旅游」事业,培养愈来愈多的「胸怀国之大者」,助力爱国者治港。
( 作者现供职於香港中国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