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成长历程中没有接触太多的香港影视和音乐,所以於我而言,香港是没有天然滤镜的,它只是早年间被列强掠夺、回归後「一国两制」的一个城市而已。这使得我在与它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冷静客观地去认识这颗「东方明珠」。每个阶段的感受都有所不同,美好的希望诞生在变与不变之中。
记忆中第一次听到「香港」这个词,是1997年7 月1日回归时的电视直播。不过那时我才7岁,印象不深。後来,因为旅游或公干我曾数次到访过香港,那时留下的初印象与大多数人类似——繁华、丰富、文明、有特色。这样的感受更多源自於一种巨大反差, 东西方各类语言文化思想在此交汇,造就了它的独一无二、迷人风采。但彼时到港,作为一个短暂停留的过路客,主要还是在油尖旺区域或是中环至湾仔一带活动,以观光、美食、购物为主,缺乏对本地种种的深切感受。
距离初相识二十年後的2017年,我第一次以长期逗留的身份来到香港工作,与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缘分。一开始住在湾仔,每日坐叮叮车上下班,两侧缓慢倒退的街景像是新鲜的梦。後来搬到九龙,对这座城市也逐渐熟悉。有时会沿着海边走很长的路,偶尔会坐天星小轮过海吹风,周末很快就能到山里、到海边感受自然,城中的各种美食美物琳琅满目、触手可及,周遭的一切都与我曾经的生活不同。在岁月的日常里,我接受着它,它也接受我不断融入这里更深的自然与市井之中。
一转眼,我到香港工作已有5年,一些习惯和看法也慢慢改变。逐渐从川湘菜的胃到中意粤菜的清淡、西餐日料的多元、茶餐厅的「抵食」,逐渐从不习惯住所和周遭的「老破小」变得从中体味到时光停驻的珍贵,逐渐理解有的香港同胞是因为与我们成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声音、并不是不爱国,逐渐对这里的政治经济民生社会文化等有了更系统理性的认知和更具体感性的体验。只是,切身经历2019年发生的社会风波後,我一度对香港是失去了信心,在出门不敢说普通话、手机不敢用简体字的特殊时期,一切都蒙上了灰色。好在,港区国安法和选举制度的出台力挽狂澜、令人重拾信心,也令香港实现由乱及治、走向了由治及兴的新征程。
如果现在再去形容香港,纵使有一些对立撕裂的客观存在尚未完全消融,但总体上它是鲜活生动、真实有趣的,有很多面,它的多元化与包容性、爱国与自治都在互相成就,整个城市具有极强的活力与韧性。当前,是香港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新香港市民、一个驻港中资企业的工作人员,我衷心祝福、也愿意参与香港更美好的明天。
( 作者现供职於集团社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