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的「未圆湖」
当得知要用一篇认真的文字来「讲讲我与香港的故事」时,霎时显得有些惴惴不安了。好像是第一次用这麽严谨审慎的角度来思考所在的城市、所处的社会,似乎这从来都不是我擅长的事。闲时翻看手机相册,「中西合璧、文化共融、水泥森林、霓虹闪烁、旖旎风光、人与自然、义工活动」——处处不见香港两字,却处处都离不开香港的身影,不妨就从这点滴生活的光与影里看看我心中祖国的东方明珠吧。
这是香港?是香港!
我眼中的香港,是舌尖上的雀跃
食在香港,本不是一件难事,却也因菜式各样、种类繁多而变成了一件选择的难事。除了最地道的粤菜点心,川菜、闽菜、湘菜、徽菜等中国「八大菜系」处处可见身影,还包括极具地域特色的泰式餐厅、法式菜肴、日料放题、印度料理、葡国菜等国外菜式,可谓中西合璧、包容并蓄。而我独爱的则是地道的港式大排档,沙田的陈根记、旺角的妹记大排档、深水埗的爱文生⋯⋯我算不上是饕餮食客,只不过喜欢那一道道「有镬气」的经典小炒,猛烈的火力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及赋予的口味,适当的烹调时间带出每道菜的精华所在,色、香、味、形俱全的菜肴便在烈火烹油间一气呵成。人间烟火气,可是最抚凡人心?
我眼中的香港,是极致的浪漫
港岛四面环海,九龙也有着绵长的海岸线,看海似乎从来不是一件难事。但即使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我,看到夕阳下的海面也难免有初次相见般的怦然心动——或是在坚尼地城,或是在荃湾汀九大桥旁,又或是在石澳海边。
图1-3:港式美食/荃湾汀九大桥夕阳余晖/香港街市
落日归山海,山海藏深意。是多麽浪漫的人呀, 才可以把日落看成如此这般,极致温柔,皆是情怀。不同於日出的刹那惊欢,日落是漫天光亮的结束,但又标志着迎接新一天日出的第一秒期待。或许这就是这座城市带给我的心境,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里不乏从容乐观、积极向上,谈不上豁达开明,却也足够生活的小确幸了。平日里再多的烦恼,伴随着夕阳的余晖,就这样一股脑儿地没了踪迹。
我眼中的香港,是浓浓人情味
「细佬,仲未食晚餐?」家楼下唐记包点的阿姐总是在买饭的时候关切地问我,生怕我在漫漫长夜里被饿着。街市卖菜的阿姊总能记得我最爱吃的唐生菜,挑着那些最水灵的菜给我,临走前不忘塞把小葱,「加少少会更加好味!」茶餐厅的阿叔脾气不好,似乎很难从脸上察觉情绪的起伏,去的次数多了,我最钟意的「冻奶茶,走冰多奶」已被阿叔牢记在心。「後生仔,少饮啲冰!」——这是我和阿叔为数不多的交流了,我冁然一笑,却不见阿叔任何的表情变化。
香港是个快节奏的都市,讲求效率、讲求时间, 街上匆匆而行的人们是香港真实的一面。而隐藏在市井小城里的人情温暖,更赋予了香港这座城市不同的温度与体验。
我眼中的香港,是思想的沉淀
有着「香港第二景」之称的合一亭位於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学思楼与知行楼之间,这是中大学子们引以为傲的美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讲的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即人道与天道是相通的,天人相合相应,人亦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许深邃的哲思我还未能领悟透彻,但这也正是不断学习的意义了。
图4-5:香港警务处青年宣传大使/在保良局陈维周夫人纪念学校为受疫情影响的基层家庭学童提供全方位功课及学科辅导
不得不提到的还有中大山脚的「未圆湖」,陪我度过了多少理清论文思路的沉思时刻。「未圆」二字蕴含着「万事万物仍未圆满,需要继续努力务求圆满」, 正正呼应了一旁中大崇基学院「止於至善」的校训。以「圆满」作为永恒的追求,更鼓励着我们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永不止步、勇敢无畏地迈步向前。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在香港中文大学念书的这段日子里,在记忆的星河中熠熠生辉、念念不忘。
我眼中的香港,是无私的奉献
无论是作为香港警务处青年宣传大使,负责「防止骗案」宣传推广片的配音工作,在本地社区、高校校园宣传和推广防范诈骗犯罪的知识;还是作为义务导师, 在保良局陈维周夫人纪念学校为受疫情影响的基层家庭学童提供全方位功课及学科辅导;亦或是作为研究员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香港亚太研究所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街市研究计划」,完成全港首次街市胶袋用量田野调查活动等,义工也是我在香港的日常⋯⋯
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正式开展「义工运动」,希望通过鼓励市民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义工服务,把香港建设成为一个互助友爱、活力充沛、多元共融的宜居城市。香港回归近25年来,义工服务已成为多数香港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市民通过义工服务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行动中收获快乐与友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爱之名,用最大的善意守望互助」。能够生活在这样一座洋溢着爱与希望的城市里,每个人都是无比幸运的。
这是香港的光与影、点与滴,却是我生活的全部。我与香港的故事,未完待续。你呢?
( 作者现供职於集团社群部)